狗狗焦虫病吃什么食物?
在自然条件或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蜱的体内感染血液原虫,在叮咬动物吸血时将其体内的血液原虫传染给宿主,引起动物的传染病。蜱是大多数血胞内原虫病的传播媒介。目前发现蜱可传播约10种血细胞内寄生虫病,以焦虫病最为常见和重要[2] ,包括巴贝斯焦虫(B.ansoriensis)、泰勒焦虫(P.taileyi)、大镰头蚴焦虫(E.maculispinus) 和罗阿伦斯焦虫(R.alloni)等。这些病原体对猪、牛等家畜危害极大,可引起贫血、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对人而言,蜱可以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及莱姆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主要蜱媒传疾病由泰勒焦虫(P.taylori)引起的牛蜱传巴比斯焦虫病[3-4] 、大镰头蚴焦虫病是由细颚卷柏线虫属的大镰头蚴焦虫(E.maculusinus)所引起的人与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5] , 在一些地区流行广泛。在我国,该病原主要存在于南方各省区,尤其见于广东、广西等地区;北方地区的内蒙古也有报道[6] 。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试剂,加之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因此,本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将对该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生机制进行阐述,并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以及携带有病原体的蜱。有研究表明,带虫蜱是感染源,也是传播工具[7] ;在蜱咬过的动物身上,即使没有发病,也可能成为病原体携带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之一[8] 。
2.传播途径 当蜱叮刺吸血时就会传播病原体,在叮咬的过程中,被蜱吸血的虫体可将含有细菌的唾液注入宿主皮层下,当蜱离开宿主后,细菌便在蜱的血液和组织中繁殖,形成血腔炎;同时,被感染的蜱还可经卵传给下一代幼虫,使幼虫受到感染而带有病原体。蜱也可以借助吸血过程实现病原体在物种之间的传递,如从犬传至猫、鼠等其它哺乳动物和鸟类 [9-11] ;或者通过同域传播的途径,将病原体从一个物种传到另一个物种。受感染的雌性蜱可将病原体传给后代,并且这种感染能持续一代以上。
二.病原学特点
蜱是原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几乎所有的寄生蜱都可被确定为焦虫病的传播媒介[12] 。蜱可在不同的宿主之间传播多种病原体,且不同种类的蜱传播同一病原体的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蜱的传病能力与其体重成反比关系,即蜱越大越难传播病原体[13] 。研究还发现,某些蜱对某一种疫病有很强的专染力,而对另一种疫病几乎没有传染性[14] 。
三.发病机理
(一) 蜱的致病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蜱在叮咬宿主的初期并无明显的致病效应,但会在宿主体内存活长达数周甚至数年之久,等待适宜的机会再次叮咬,完成其对宿主动物的传毒行为; 只有少数情况下,蜱第一次叮咬就可以直接使宿主致病[15] , 从而造成宿主局部组织损伤。
(二) 宿主因素的影响 宿主年龄和健康状况是影响机体抵抗力的最重要因素, 宿主年龄越小则抗病力越低[16] ;营养状况也会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临床特征
由于蜱的传播对象非常广,因此宿主种类很多,但多数情况下蜱只叮住一种类型的动物,所以宿主也常局限于一类,这使得宿主之间在临床症状上出现较大差别。
五.防治措施
(一) 消灭传染源 及时清除被蜱寄生的动物,尤其是发病严重的区域,必须做好疫区的处理工作,将发病严重的个体处死深埋,同时对其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并对该地区加强巡视以防新的蜱的侵入或原有蜱的再入侵[17] ,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扩散。 对于处于非疫区区域的动物,应定期使用药物喷洒全身,杀死体表成虫。 (二) 杀灭中间宿主 目前尚未找到杀灭所有蜱类中间宿主的药物, 但可以根据蜱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的特点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达到预防的效果例如: 吡喹酮可用于灭杀软蜱科和硬蜱科的幼蜱若虫阶段,是治疗犬猫大镰状焦虫病的有效药物[18] ;氯硝柳胺可灭杀硬蜱科的所有种类,但对软蜱无效果;呋喃唑酮可灭杀绝大部分双翅目蚊科昆虫,但对蜱无效;阿苯达唑可杀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肠道线虫,对于蜱的无节幼体和幼虫无明显效果[17,19] ;马拉硫磷用于灭蜱,对蚤和螨有一定毒性效果,但不能完全杀灭蜱,需与其他驱蜱剂配合使用。
六.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焦虫病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多为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 即使用已知的血清抗体包被微孔板,然后将待测血清加入其中,再用已知的阳性血清做第二抗体检验,最后用荧光抗体进行显色,颜色深浅反应待检血清抗体的浓度高低。如果待检血清中含有抗体,那么在荧光抗体的显色作用下将会呈现一定的颜色,反之则为无色[20,21] 。另外还有一种酶联免疫吸附去也可用来检测待检样品中的抗体水平,但其敏感性较低,需要大量样本才能检测到。
七.小结
目前,我国对蜱媒介的原虫病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让农户了解到蜱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进而做到自我防范,不给蜱提供生存空间。其次,要做好疫区处理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封锁疫区并进行消毒。最后,要加强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当地的疾病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疫情并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