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得白点病什么样?
白点病是鱼类中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之一,白点病的病原体属于寄生虫中的原生动物门,叫异尖线虫(也叫海兽胃线虫)。 异尖线虫的形状像针一样,有2个尾叉,身体由5个细胞层构成,内部有细长的消化道和2个收缩囊。
由于异尖线虫的外形与蛔目异尖科中的寄生虫很相似,又称为异尖科蠕虫。 这种虫子主要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生活,当它发育到成虫阶段时,从雌虫体前端生长出产卵管,并从体内排出卵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卵囊中的幼虫会孵化,幼虫一旦进入水体中,很快便找到合适的寄生部位——鱼的胃肠道里,开始它们的寄生生活。
当然,如果环境条件不适,例如温度、盐度突然变化过大等,也可导致其死亡。 当鱼儿患有白点病时,身体表面的粘液增多,在眼睛周围、头背、躯干和尾部等部位出现许多白色的小点状斑痕,严重时全身都布满白点,此时仔细观察这些白点的表面,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粘膜,这是寄生虫吸附在皮肤上的症状表现。 如果用手触摸患处,会发现白点处的粘膜增厚,并可轻轻剥脱,露出红色光滑的皮肤。 若把患有白点病的鱼放在玻璃缸内,它们会由于感觉不舒服而四处游动,并有明显的不适感;若是用手触摸患处的头部或背部,会使它们产生逃避的反应。
如果病情严重,白点在鱼体的皮肤上连成片状,可覆盖住整个身体,使整个鱼体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就像身上长了“白斑”似的,人们又把白点病称为“白斑病”。 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应注意保持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清洁,避免水体受到污染;另外,注意合理密养,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残伤害,并适当加强营养,以增强鱼体的抵抗力,也是防治白点病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