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疫苗叫什么名字?
疫苗的名字不是按国家来命名的,而是由研制疫苗的公司来命名的。 这次荷兰紧急使用的疫苗由英国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发,因此疫苗被命名为AZD1222。 这款疫苗使用最成熟的疫苗技术之一--病毒载体疫苗,原理上是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而使用腺病毒作为载体的疫苗此前已经在人类身上试用过,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 日本也批准了这款疫苗的紧急使用权,成为首个授予该款疫苗上市许可的国家。
目前全球已有6种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或获紧急使用授权,包括4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款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但这些疫苗保护率如何?能否应对新的变异病毒?这些疑问引起各国高度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疫苗的接种意愿。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50种疫苗处于试验阶段,其中有40多种疫苗已经实施了接种。 然而,在如此众多的疫苗竞争中,最先得到紧急使用的疫苗并不一定是最先进或者效果最好的。由于各国的疫情状况不同,疫苗接种策略也有差异。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疫苗获得了紧急授权: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 除了这种疫苗外,美国已经批准的两种疫苗都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
而俄罗斯注册的三种疫苗中,有两个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国批准的5个疫苗产品中,有三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这一技术路线的疫苗很可能受到优先重视。
但即使同一技术路线的疫苗,差别也可能很大。以腺病毒载体疫苗为例,我国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研发的疫苗是一种减毒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而英国的疫苗则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有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两国的疫苗都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但是两者采用的“卡车”(即载体)不同,而且“车载”的信息也不一样。这就像两个司机驾驶同一辆大巴车,但是由于目的地的不同,最终到达地方也不尽相同。 各国审批流程各异,有的采用应急审批,有的采用传统审批,还有的是快速审批。这也导致了疫苗们“出生”的时间不均衡。 例如,德国BioNTech公司的疫苗早在11月就获得了欧盟的认证,而美国FDA却一直在拖延时间,直到最近才紧急授权这两款疫苗。 而美国的两款疫苗,由于采用了RNA技术,生产过程不需要完整的病毒颗粒,所以生产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一些。每剂仅需3美元。 但是,美国批准的这四种疫苗都需要注射两次,间隔三周到一个月不等。